紙的保存性

 

    由於近來資訊產業的發展,電腦與資訊的產品不斷出新,使得部份用途的紙張用量降低,而最近最夯的電子紙或電子書的發展,認為更會降低紙的張用量。因此會用來做使用的紙,變得比較少。相對得,其保存性就變得更重要了。例如我們以前洗相片的習慣,現在大部份會在電腦、電視、手機或電子相框上面看。要列印出來的,就會是比較有紀念價值的,會用比較特別的方法來保存,而不是用傳統易損壞的簡單相簿,甚至將相簿裝飾成為一個作品。所以紙的保存性,就變成一項重要的課題。而早期的紙張如油畫作品,書畫等藝術作品因使用較天然的方法生產的紙張,所以至今在適當的保存環境下,仍有其持久性。因此對於現在於重要場合才使用的紙張,我們必須慎選,因為這可能是很重要的回憶,代表重要的意義,是創作。而近代使用機器大量造紙的技術,而大量造紙的技術通常纖維使用比較受限,且原料處理以快速大量的生產方式,使得纖維品質相對較差,時常發現放久會變黃、產生斑點或劣化等問題。所以造紙業與研究單位也針對紙的保存性,多有研究。而影響紙保存性的主要因素分述如下:

l 纖維的種類

    在“造紙的原料”文章中有說明纖維的性質,不同纖維種類的持久性不同,一般以長寬比與纖維的全纖維素純度來選擇。長寬比越大表示纖維的強度越好;纖維素純度越高,表示會造成紙張劣化的木質素越低,所以保存性也比較好,但並非絕對,於處理原料過程取出纖維素的純度越高且不破壞纖維最為重要。且因用途的不同,考慮作品的創作技法、墨色、習慣與地區特色,而且後續原料處理與紙張生產過程影響很很大,所以不一定會選最好的纖維,例如要作傳統的東方書畫,使用楮皮、雁皮或檀皮比較多,而西方的油畫以棉纖維為主,這些纖維使用已有很久的歷史,所以其纖維的耐久性都非常好。而近幾年來由中興大學張豐吉教授所推廣的鳳梨纖維,也經分析證實是非常好的纖維。

  

l原料的處理過程會影響纖維的保存性

  原料採集後,須經一連貫的處理,古人製漿以較溫和的條件,所以比較費時,以水浸、蒸煮、攤曬、日光漂白、洗料、選料、打料、打漿,而打漿也是用溫和捶打的方式。根據傳統的製紙工藝,從取得樹皮後,到完成出貨,整個操作過程需三百天左右,因此日本人紙的發音與「神」是一樣的,有如農人種稻一樣,張張都辛苦。傳統使用草木灰或石灰等弱碱性,對纖維損傷較少,但需經長時間的處理。而攤曬是從原料放在向陽山坡,經過日曬雨淋,利用空氣中的臭氧進行自然漂白,直到原料變白為止,單此道手續就要約四個月的時間。但此方式處理原料雖然耗費時日,但不用強碱及高溫處理,也不用腐蝕性較強之漂白方式,所以纖維損傷少,強度高,紙質柔軟細緻,潔白不易變色等優點。可以做成所謂「緊而不實,百折不損」、「紙壽千年」的紙張。所以為了探求理想的蒸煮方法,利用現代科技,尋求又快速又不易損傷纖維的製造方法。造紙研究專家從改進蒸煮的促進劑及特殊蒸煮與漂白方式研究出來可媲美古時作法的工藝。

 

l紙張PH值與製造過程

紙張生產的PH值,若是酸性(因某些目的必須上膠時,有時某些廠商會使用酸性上膠),經證實會降低紙張的保存性。所以保存性要好,會使用天然或中性上膠來製造中性(Acid Free)或微鹼性的紙張,通常是PH7.5~9.5(TAPPI T 509)。但若鹼性的紙張,是使用填料較多的的場合(有時廠商要加強其印刷適性與遮蓋率會加入填料)時,其保留率須限制不得超過5%。而乾燥方面,目前採用鐵板及鐵製烘缸方式乾燥的過程,易在紙張上留有鐵質,放久後會產生斑點。所以近來針對保存性要求的紙張,會使用不會產生鐵質的乾燥設備、

 

l作品與文件檔案的保存

  作品若有裱褙或裝框,相關的用具、材料、接著劑,也必須考慮能耐久性的。紙張大都是植物纖維所成的,這種有機體暴露於大氣中,難免受大氣污染、氧化酸化及生物劣化現象而破碎、殘缺不全,為避免紙張因熱分解及光劣化,宜保存之紙張採低溫、乾燥。至於生物劣化之防治,可使用藥品處理紙張或以中性/鹼性的紙張包裝以防蟲,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防蟲、防菌生長的環境,蟲菌生長的基本要件為空氣,適當的水分、空氣、溫度、養份,因此保存乾燥的環境,將紙張與大氣隔離,可避免紙之劣化。台灣有不少博物館、研究單位、國家檔案單位與學校設有保管與修復單位,來管理有價值的紙文物及檔案。

 

l 參考資料

Josep Asuncion2001”The Complete Book of Papermaking”Lark Books

張豐吉,1988改良手工紙品質之研究,文建會/中興大學

l 網路資源

樹火紙紀念博物館 http://www.suhopaper.org.tw/

故宮電子報  http://enews.npm.gov.tw/enews/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