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造紙的源流


一般手工紙係指以手工抄製的紙張,廣義的手工紙包含東方的台中日韓的手工紙與埃及莎草紙(Papyrus),西方的墨西哥樹皮紙(Amate Paper),等以天然植物纖維手工製造之紙張。

東方的造紙相傳東漢時代(西元25~220)的蔡倫以魚網、破布、麻料製紙,為最早的手工紙發明者(蔡倫造紙)。但近來中國在考古發掘中,發現西漢時代(西元前200~西元24)的紙張遺物,證實中國西漢或更早時期已使用紙張,而蔡倫或許是將造紙技術加以整合改革者。明朝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中,特別以〈殺青〉一卷介紹手工抄紙的材料與生產過程,全文如下。

「凡造竹紙,事出南方,而閩省獨專其盛。當筍生之後,看視山窩深淺,其竹以將生枝葉者為上料。節界芒種,則登山砍伐,截斷五、七尺長,就於本山開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時,則用竹梘通引,不斷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殼與青皮(是名殺青),其中竹穰形同薴麻樣。用上好石灰化汁塗漿,入楻桶下煮,火以八日八夜為率。

凡煮竹,下鍋用徑四尺者,鍋上泥與石灰捏弦,高闊如廣中煮鹽牢盆樣,中可裁水十餘石。上蓋楻桶,其圍丈五尺,其徑四尺餘。蓋定受煮,八日已足。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內洗淨。其塘底面、四維皆用木板合縫砌完,以防泥汙(造粗紙者不須為此)。洗淨,用柴灰漿過,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鋪稻草灰寸許。桶內水滾沸,即取出別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燒滾再淋。如是十餘日,自然臭爛。取出入臼受舂(山國皆有水碓),舂至形同泥面,傾入槽內。

凡抄紙槽,上合方半,尺寸闊狹,槽視簾,簾視紙。竹麻已成,槽內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許,入紙藥水汁於其中(形同桃竹葉,方語無定名),則水幹自成潔白。凡抄紙簾,用刮磨絕細竹絲編成。展卷張開時,下有縱橫架匡。兩手持簾入水,蕩起竹麻,入於簾內。厚薄由人手法,輕蕩則薄,重蕩則厚。竹料浮簾之頃,水從四際淋下槽內,然後覆簾,落紙於板上,疊積千萬張。數滿,則上以板壓,俏繩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氣淨盡流幹。然後,以輕細銅鑷逐張揭起、焙乾。凡焙紙,先以土磚砌成夾巷,下以磚蓋巷地面,數塊以往,即空一磚。火薪從頭穴燒發,火氣從磚隙透巷,外磚盡熱。濕紙逐張貼上焙乾,揭起成帙。

近世闊幅者,名大四連,一時書文貴重。其廢紙,洗去朱墨污穢,浸爛,入槽再造,全省從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紙,耗亦不多。南方竹賤之國,不以為然。北方即寸條片角在地,隨手拾取再造,名曰還魂紙。竹與皮,精與粗,皆同之也。若火紙、糙紙,斬竹煮麻,灰漿水淋,皆同前法,唯脫簾之後,不用烘焙,壓水去濕,日曬成幹而已。

盛唐時,鬼神事繁,以紙錢代焚帛(北方用切條,名曰板錢),故造此者,名曰火紙。荊楚近俗,有一焚侈至千斤者。此紙十七供冥燒,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紙,則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為也。若鉛山諸邑所造柬紙,則全用細竹料厚質蕩成,以射重價。最上者曰官柬。富貴之家,通刺用之,其紙敦厚而無筋膜;染紅為吉柬,則先以白礬水染過,後上紅花汁雲。」

圖一.斬竹漂塘                                                          圖二.煮楻足火



圖三.蕩料入簾                                              圖.覆簾壓紙



圖五.透火焙乾


而台灣手工紙生產流程類似,只是原料因取材來源以及製漿、工具與烘乾過程更加現代化,所以說手工紙之淵源流長。

註:

埃及莎草紙:生產莎草紙的原料是紙莎草的莖。先將莎草莖的硬質綠色外皮削去,把淺色的內莖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長條,再一片片切成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後,將這些長條並 排放成一層,然後在上面覆上另一層,兩層薄片要互相垂直。將這些薄片平攤在兩層亞麻布中間趁濕用木槌捶打,將兩層薄片壓成一片並擠去水分,再用石頭等重物壓(現在一般用機器壓制),乾燥後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紙的成品。由於只使用紙的一面,在書寫的一面要進行施膠處理,使墨水在書寫時不會渾開。


圖六.埃及莎草紙(Papyrus Paper)


墨西哥樹皮紙是指古代馬雅人在公元初發現墨西哥南部亞熱帶林區,生長著一種叫Amate的闊葉樹。這種樹皮中有很長的纖維。於是人們將其剖開曬乾,用石頭反復敲打,使之厚薄均勻,曬乾後即成Amate Paper


圖七:墨西哥Amate Paper

 

 

 

台灣手工紙

l 起源

台灣造紙最早的記載,為清同治10(1871)重刊的福建通志》,其中《台灣府》內有:「沙連紙,以沙連之竹製之」,可見得真正設廠抄紙的時間應該比1871年更早。而沙連是指水沙連(現今日月潭或埔里附近),或是產竹最多的沙連堡(現今竹山地區附近)都有學者認為。之後於清光緒年間入山伐竹造紙者日漸增加,產仍以敬拜鬼神用的金銀紙、包裝用粗紙、及廁所用紙為主。到1922年據日本政府的調查,台灣生產竹紙工廠在五人以上的,已達將近五百家,職工人數將近3000人。工場分佈南由台灣關廟至嘉義,中為竹山、南投、埔里,北為新竹、竹南、苗栗。

l 埔里紙鄉的起源

而埔里成為手工造紙區的原因,應以1940年日本來台的水質調查團影響最大。調查結果埔里是優良水源地區之一,量多、含鐵及其他礦物質低,故以後的糖廠、酒廠、紙廠均設於此。大致來說埔里的手工紙是採日本式的「流漉」抄紙法,原料主要以楮樹皮(或稱構樹皮、鹿仔樹皮),而薄紙更以雁皮(俗稱埔銀仔),加入抄紙的滑液(中國古稱為紙藥)以協助紙漿的分散,抄紙用的滑液係以野生「鳥梨仔」或是後來使用的「馬拉巴栗」(俗稱美國土豆)為原料。以「流漉」抄紙法最適合抄製樹皮紙(日本稱為和紙washi)與較薄的紙。埔里能成為台灣手工造紙的重鎮,自日本人打下基礎,在台灣光復後,在台灣一些文人,精於書法及繪畫,需求日增,再加上日本戰後復紓,「書道」人口遽增,使得埔里的紙廠有如雨後春筍紛紛設立,成就了一段輝煌的歷史。請參閱埔里紙鄉小記的說明。

l 台灣手工紙的特色

台灣手工紙的製造方法,雖源於日本,對於傳統書畫用紙也延用中國的宣紙或棉紙的名稱,但經台灣本土業者的改良,除了原物料使用與中國或日本不盡相同更為廣泛外,生產方法也有所改進更有效率。近年來更有埔里的業者到中國投資,將生產方式傳入中國,為手工紙的交流。以下是台灣手工紙的特色

1. 原料方面:中國大陸的宣紙以檀皮及稻草為主要原料。台灣主要是用雁皮、楮皮及稻草、竹漿,但也用其他纖維,如麻、鳳梨纖維(張豐吉教授開發的鳳髓宣)、茭白筍殼(惜福宣)等等。因而呈現多元性,也與使用者創作者有更多的互動,發展出多樣化的手工紙。

2. 抄紙方法不同:傳統的大陸宣紙抄造時兩人一組,在調好紙漿及分散劑的池中將紙漿起,覆蓋在紙疊上後,以螺桿旋轉方式將紙疊中水份壓榨出來;台灣的抄紙方式是單人操作,靠上方竹桿的彈力來減輕重量,因此抄造時可充份的左右、前後擺動使紙張更均勻,紙張也可以抄得更薄。同時要將紙覆蓋於紙疊上時會加一條尼龍線,此尼龍線有兩種功能,一是計算張數,二是在烘紙時可輕易將一張一張紙分離。抄好的紙,隔天將多疊紙疊在一起用油壓來將紙疊中水壓榨出來。至於所用的分散劑傳統的是用馬拉巴粟樹根泡水所產生的粘狀液體,而有些則用化學合成的聚合物來代替。


手工撈紙(台灣)

 

手工撈紙(中國大陸)

3. 半自動撈紙系統:另台灣有一改良的抄紙方式,為長春棉紙廠創辦人陳樹火先生發明的半自動撈紙系統,是調好的紙漿由上方流入抄簾內,紙漿留在竹簾形成一張紙,水則流回水槽自動加入紙漿及分散劑調均後再流出供抄紙。如此循環的方式,稱之為半自動方式。半自動方式除了日產量提升很多之外,也使撈紙師傅比較省力。

半自動撈紙系統

4. 烘紙方式不同:大陸傳統的烘紙方式是立式的石灰牆,因紙疊中每隔紙沒用尼龍絨區隔,所以是兩人1組,1人將紙一張張剝開貼在牆上,另1人持刷子將紙刷平,乾燥後再撕下。此一方式因是立式,所以牆的兩面皆可烘紙,至於加熱在中間,現則有使用鐵板代替石灰牆;台灣的鐵板是臥式,所以1人即可操作,取1支木棍放於紙疊上端,一拉尼龍線,紙邊就附著在木棍上,如此即可輕易將一張紙拿起鋪於鐵板上,再拿刷子將紙刷平乾燥後撕起。

烘紙乾燥(台灣)

烘紙乾燥(中國大陸)


埔里的手工業者,有些向國外擴充或另起爐灶,有些轉型為發展觀光工廠,也有將手工紙轉為精緻化,都是希望透過創意,以期能使台灣的手工紙找到永續發展之路。

l 參考資料

陳大川,2004台灣紙業發展史,台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工會出版

l 網路資源

樹火紙紀念文化基金會 http://www.suhopaper.org.tw/

埔里鎮公所 http://www.puli.gov.tw/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