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手工紙

 

 

台灣手工紙

l 起源

台灣造紙最早的記載,為清同治10(1871)重刊的福建通志》,其中《台灣府》內有:「沙連紙,以沙連之竹製之」,可見得真正設廠抄紙的時間應該比1871年更早。而沙連是指水沙連(現今日月潭或埔里附近),或是產竹最多的沙連堡(現今竹山地區附近)都有學者認為。之後於清光緒年間入山伐竹造紙者日漸增加,產仍以敬拜鬼神用的金銀紙、包裝用粗紙、及廁所用紙為主。到1922年據日本政府的調查,台灣生產竹紙工廠在五人以上的,已達將近五百家,職工人數將近3000人。工場分佈南由台灣關廟至嘉義,中為竹山、南投、埔里,北為新竹、竹南、苗栗。

l 埔里紙鄉的起源

而埔里成為手工造紙區的原因,應以1940年日本來台的水質調查團影響最大。調查結果埔里是優良水源地區之一,量多、含鐵及其他礦物質低,故以後的糖廠、酒廠、紙廠均設於此。大致來說埔里的手工紙是採日本式的「流漉」抄紙法,原料主要以楮樹皮(或稱構樹皮、鹿仔樹皮),而薄紙更以雁皮(俗稱埔銀仔),加入抄紙的滑液(中國古稱為紙藥)以協助紙漿的分散,抄紙用的滑液係以野生「鳥梨仔」或是後來使用的「馬拉巴栗」(俗稱美國土豆)為原料。以「流漉」抄紙法最適合抄製樹皮紙(日本稱為和紙washi)與較薄的紙。埔里能成為台灣手工造紙的重鎮,自日本人打下基礎,在台灣光復後,在台灣一些文人,精於書法及繪畫,需求日增,再加上日本戰後復紓,「書道」人口遽增,使得埔里的紙廠有如雨後春筍紛紛設立,成就了一段輝煌的歷史。請參閱埔里紙鄉小記的說明。

l 台灣手工紙的特色

台灣手工紙的製造方法,雖源於日本,對於傳統書畫用紙也延用中國的宣紙或棉紙的名稱,但經台灣本土業者的改良,除了原物料使用與中國或日本不盡相同更為廣泛外,生產方法也有所改進更有效率。近年來更有埔里的業者到中國投資,將生產方式傳入中國,為手工紙的交流。以下是台灣手工紙的特色

1. 原料方面:中國大陸的宣紙以檀皮及稻草為主要原料。台灣主要是用雁皮、楮皮及稻草、竹漿,但也用其他纖維,如麻、鳳梨纖維(張豐吉教授開發的鳳髓宣)、茭白筍殼(惜福宣)等等。因而呈現多元性,也與使用者創作者有更多的互動,發展出多樣化的手工紙。

2. 抄紙方法不同:傳統的大陸宣紙抄造時兩人一組,在調好紙漿及分散劑的池中將紙漿起,覆蓋在紙疊上後,以螺桿旋轉方式將紙疊中水份壓榨出來;台灣的抄紙方式是單人操作,靠上方竹桿的彈力來減輕重量,因此抄造時可充份的左右、前後擺動使紙張更均勻,紙張也可以抄得更薄。同時要將紙覆蓋於紙疊上時會加一條尼龍線,此尼龍線有兩種功能,一是計算張數,二是在烘紙時可輕易將一張一張紙分離。抄好的紙,隔天將多疊紙疊在一起用油壓來將紙疊中水壓榨出來。至於所用的分散劑傳統的是用馬拉巴粟樹根泡水所產生的粘狀液體,而有些則用化學合成的聚合物來代替。


手工撈紙(台灣)

 

手工撈紙(中國大陸)

3. 半自動撈紙系統:另台灣有一改良的抄紙方式,為長春棉紙廠創辦人陳樹火先生發明的半自動撈紙系統,是調好的紙漿由上方流入抄簾內,紙漿留在竹簾形成一張紙,水則流回水槽自動加入紙漿及分散劑調均後再流出供抄紙。如此循環的方式,稱之為半自動方式。半自動方式除了日產量提升很多之外,也使撈紙師傅比較省力。

半自動撈紙系統

4. 烘紙方式不同:大陸傳統的烘紙方式是立式的石灰牆,因紙疊中每隔紙沒用尼龍絨區隔,所以是兩人1組,1人將紙一張張剝開貼在牆上,另1人持刷子將紙刷平,乾燥後再撕下。此一方式因是立式,所以牆的兩面皆可烘紙,至於加熱在中間,現則有使用鐵板代替石灰牆;台灣的鐵板是臥式,所以1人即可操作,取1支木棍放於紙疊上端,一拉尼龍線,紙邊就附著在木棍上,如此即可輕易將一張紙拿起鋪於鐵板上,再拿刷子將紙刷平乾燥後撕起。

烘紙乾燥(台灣)

烘紙乾燥(中國大陸)


埔里的手工業者,有些向國外擴充或另起爐灶,有些轉型為發展觀光工廠,也有將手工紙轉為精緻化,都是希望透過創意,以期能使台灣的手工紙找到永續發展之路。

l 參考資料

陳大川,2004台灣紙業發展史,台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工會出版

l 網路資源

樹火紙紀念文化基金會 http://www.suhopaper.org.tw/

埔里鎮公所 http://www.puli.gov.tw/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